党建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党建专栏

战“疫”在前线打响,党旗在心中飘扬    ---盐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党小组的抗“疫”故事

发布时间: 2020-08-24 来自:

image.png

岁末年初,没有辞旧迎新的喜悦,也没有张灯结彩的欢乐,“非典”的伤痛尚未痊愈,“汶川”的呜咽犹在耳边,一场由江城开始,遍布神州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疫”又在全国各地打响了。面对这场来势汹涌的重大疫情,急诊科全体人员选择了那条背离家的道路,走向抗疫的前线!

image.png

有人问“天天接触这些发热病人,你们怕不怕?”

“怎么会不怕”!我们怕的是,疫情没有被遏制,病毒蔓延的速度太快,有更多的人被感染!”。于是,我们学规范、定制度、优化流程……,规范急诊“三区两通道”、将预检分诊前移,设立24小时值班的发热预检分诊处,非急诊病员不得进入急诊区域等等,目的就是为了发挥急诊预检分诊的前哨作用、当好排头兵,快速筛查出疑似患者,对筛查出的疑似患者进行病情危重程度分级,实施及时、有效地救治,防止病员间的交叉感染。

 image.png

有人问“疫区有那么多医务人员被感染,你们担不担心自己也被感染?”

“怎么会不担心!”我们担心的是,我们一旦被感染、被隔离,工作谁来完成?哪里的病人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是我们医护人员一贯的信念,于是就有了大量的救援队、志愿者。于是,每天早晨,工作人员互相检查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工作中,我们相互督促、提醒防控措施的落实。露在帽子外面的一缕头发,可能雾湿眼镜的口罩,少执行的一次手卫生,都可能是导致我们感染的元凶。

 

“怎么会不担心!” 我们还担心,防控措施做得不够好,造成院内的交叉感染。每天对急诊科各区域分别用紫外线循环风和含氯消毒液进行空气消毒、物表擦拭、地面喷洒两次,尤其是对容易遗漏的门把手、电脑键盘、办公用品等等,都分别进行了擦拭消毒,最大限度的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以前,每天从急诊科经过的病员及家属很多,为了减少交叉感染,我们制作了宣传栏,由工作人员加强宣传,指引非急诊病员绕行急诊科通道,减少陪同家属人数。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大减少了急诊区域的人员流量,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

 image.png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们每一个急诊人都在行动,就像以往的每一次出发,带着急诊人的初心和使命,走在抗疫前线。

谢青清,是首批进入我院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之一。她是一名普通的急诊人、也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临危受命,没有考虑进入隔离区自己会不会被感染,在那个时候,将个人的得失、生死抛之脑外,只想如何能顺利完成隔离病员治疗和护理工作。

救护车司机组的几位司机,每天需要转送发热、疑似和确诊病员做检查,还要将密切接触者转运到医学观察点,他们认真学习穿脱防护用品、熟悉转运流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有效防止了病员间的交叉感染。他们中有党员、有群众,面对疫情任劳任怨,忘我无私,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急诊人的风采!

何泺希是科室的业务骨干,也是小妹妹们学习的党员榜样,她的鼠宝宝在经历了先兆流产、前置胎盘等惊心动魄之后,在爸爸妈妈的万般期待中,终于在她的肚子里养到了7个多月了。但是急诊科每天接触大量的发热病员,暴露风险非常之大。科室考虑到孕妇抵抗力弱,一旦被感染,对孕妇和胎儿伤害都非常大,建议她休息。她说:“放心,我会做好自我防护的,不会给科室添乱的,这个时候,科室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可以坚持!”

 image.png

没有谁生而英勇,只是她们选择无畏!急诊科像这样的事有很多,像这样的人,也还有很多很多,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急诊人冲锋在前,“舅舅”黄立恒在出诊途中胫骨平台骨折后仍然坚持工作到第二天才下班、有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累哭了,擦干眼泪,咬着牙继续坚持的牛妹妹、也有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选择在关键时期支援急诊科的几位护理老师。

在这场战“疫”中的每一个人,都始终坚持将病员放在心中,将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用行动践行了急诊人的初心和使命,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的一线!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携手同心,待到春暖花开,胜利的号角一定会响彻祖国大江南北!